玉石造假成流水線:鑒定證書淘寶賣10元一張
記者在淘寶上搜索發(fā)現(xiàn),這種鑒定證書少則十元,多則幾十元隨處可見。其中甚至不乏“北大寶石鑒定中心”出具印有“國家認證”字樣的鑒定證書
唐文之
長久以來,翡翠玉石一直是珠寶造假的重災區(qū)。動輒幾萬元的翡翠手鐲佩戴后發(fā)現(xiàn)是石英染色甚至是塑料加工的案例不在少數。
仿品、覆膜、再造、填充、染色……這些原本不應出現(xiàn)在天然翡翠加工流程中的環(huán)節(jié),卻已經深入到制作“翡翠”的相關步驟之中。
“翡翠不像金銀、鉆石類制品,這本身就不是標準化產品,世界上沒有兩顆翡翠是完全一樣的。”中國彩色寶石網首席寶石學家、英國皇家珠寶鑒定師于志偉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
以假亂真的玉石生產流水線
玉石市場價格顯示,去年新綠松石的價格已經達到了每克200元左右,相比于前幾年的每克80~100元,上漲幅度達到130%。從2000年起,包括傳統(tǒng)和田玉、翡翠在內的一系列玉石價格持續(xù)走高,近十年的漲幅分別有幾十倍甚至近百倍。“除了市場推廣和資源稀缺的原因,行業(yè)炒作以及大量資金持續(xù)涌入,也是玉石價格上漲的主要因素?!庇谥緜ネ瑫r表示,“這也讓許多玉石制假的企業(yè)和個人看到了‘商機’?!?/font>
仿古和制假是目前玉石市場上兩大最主要的“混假”牟利方式。
去年,“2.2億元天價仿古玉凳”讓江蘇省一個原本并不起眼的小城鎮(zhèn)邳州“火”了。邳州寶玉石行業(yè)協(xié)會會長汪如棉曾明確表示,這款在北京以2.2億元拍賣成交的“漢代玉凳”來自邳州市,由向陽村的幾個小伙子忙活了一年多完成,2010年作為高仿工藝品出手,以230萬元賣給了一個外地人?!安恢趺椿厥?,弄到今天竟成了一件價值連城的文物進行拍賣了?!蓖羧缑拊绱吮硎?。
事實上,邳州早已成了國內玉石加工的重要基地之一,有超過5萬名當地工人從事玉石加工工作。除了以仿古為目標的高端制玉,以岫玉為基石的低端產品幾乎占了整個生產量的四分之三。
“傳統(tǒng)的造假手段大致可分為三種,以次充好、以假亂真以及人工合成翡翠制品?!庇谥緜フf,其中人工合成的說法只在理論上可行,目前美國GE通用公司已經宣布合成了人工翡翠,然而鑒于人工合成的基數和造價過高,因此在市面上還從未出現(xiàn)。至于前兩者,利用物理或化學手段,把其他天然礦石變身為翡翠,或將成色較差的翡翠冒充高檔產品,在行業(yè)內比較多見。
據于志偉介紹,在玉石專業(yè)人士口中,傳統(tǒng)翡翠可以被分為A貨、B貨、C貨、B+C貨、D貨等不同等級。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