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證券:非經濟因素影響加大
政治周期是政策調控的主要擾動因素,同時也是市場的重要影響因素。
今年以來,隨著經濟的顯著放緩并不斷尋底,市場也持續(xù)低迷,其主要原因在于,市場預期政策可能調整以對沖宏觀經濟下行風險,然而現(xiàn)實在于政策層面對于宏觀經濟下行的忍受程度不斷增強,相應的政策調整不及市場預期。我們認為,最主要的因素可能在于政治周期,即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的地方到中央的政府換屆,尤其在十八大即將召開之際,政府大換屆對于政策的方向和力度產生重要影響。
縱觀歷次換屆顯示換屆完成后政策重心可能會發(fā)生變化,一批特定行業(yè)將有望受益。我們特意縱向對比了歷次換屆期間的宏觀經濟趨勢、政策變化以及相應的市場表現(xiàn)??赡艽嬖诘膯栴}在于,中國的樣本量偏少,可取的樣本為92、97、02、07四次換屆,而02年的可比較意義更大一點。
然而不同的宏觀經濟背景及政治局勢影響,也可能會產生不同的結果,尤其是對于投資決策而言。不過,我們可以確定的是:1)換屆完成后,政策重心往往會發(fā)生一定的變化;2)換屆后政策偏向的行業(yè)往往會有相對較好的投資收益。因此,我們也對未來的政策作出了一定的推演,尤其是結構調整和制度性改革可能會對A股產生深遠的影響,并將在后續(xù)系列報告中做逐一展開。
從國際市場情況來看,政治風險溢價的變化對于短期市場走向起到重要作用。對市場月度收益的統(tǒng)計表明,發(fā)達市場在大選當月指數普遍下跌,而新興市場,特別是新興市場,在大選前一月普遍走強。我們發(fā)現(xiàn),亞洲股市(除新加坡外),在換屆前3個月和6個月均有明顯正收益,平均漲幅分別達到17.56%和24.51%。
國內來看,黨的全國大會前后分別有一次大盤的升降波動。從以往國內股市收益來看,換屆年股市行情表現(xiàn)要明顯好于非換屆年和換屆以后一年。
從月度市場走勢和收益來看,黨的全國大會前后分別有一次大盤的升降波動,分別是大盤在會前12月上升至會前5月,然后一直下跌到大會當月。
從大會當月起又有一輪上升行情至會后第6個月,然后再次下調。除十七大召開時處于大牛市頂部外,其他3次都走出類似的行情。
從風險角度看,歷次換屆期間市場波動率都出現(xiàn)明顯提升。而且風險的提升先于黨的全國大會,在會期當月,市場風險水平基本回復到平均水平。
市場風險表現(xiàn)也反應投資者對后期的不確定性的預期,這一走勢說明大會前,市場認為后期人事和政策具有較大不確定性,而隨著大會的臨近和召開,不確定性將逐漸消除。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