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03 08:36:00 來源:中國網(wǎng)
網(wǎng)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從上世紀(jì)五六十年代起,這些法桐就開始守護(hù)著鄭州市緯五路。它們探著身子,撐起一片綠蔭。
時光流轉(zhuǎn),緯五路不斷加高拓寬。它們的位置也越來越“尷尬”,傾斜的樹杈頻頻和車“過不去”。
無奈之下,綠化人員只得為它們“截肢”。17棵老法桐的“截肢手術(shù)”持續(xù)到今晚。
現(xiàn)場
頻頻“撞車”的法桐被“截肢”
11月1日晚11點,緯五路與花園路交叉口東50米處,大吊車占據(jù)路面南半幅。路南的第一棵法桐,是它的“施工對象”。
這棵樹高大粗壯,朝北的樹杈伸向路中,樹杈上,“傷痕”累累。
“這都是和車輛剮蹭留下的傷。”鄭州市金水綠化管理隊監(jiān)察科科長尚濤說。
他介紹,這枝樹杈直徑有三四十厘米,分叉處離地面只有1.9米。粗壯的樹枝斜跨道路上方,經(jīng)常和“高個子”車輛發(fā)生剮蹭。
這棵法桐約20米高,為它截掉一個“臂膀”,要費一番功夫:
一個人上樹,用吊車的繩索捆綁枝杈上端,再用一根垂向地面的繩索系在樹杈中間。電鋸把樹杈鋸斷,吊車吊起斷杈,十幾個人拉另一繩索控制樹杈,保持平衡,扭轉(zhuǎn)“著陸”方向……
10分鐘后,斷杈穿過空中的公交電纜,平穩(wěn)落地。
為樹修剪其他枝丫以保證樹的平衡,給“斷肢”繼續(xù)分切,裝上自吊車,清理現(xiàn)場……前前后后花了一個多小時。
追因
路面加高拓寬法桐位置“尷尬”
“這樹早該修剪了,向東還有幾棵。光卡住依維柯我就見了好幾次。”家住附近的一位市民到現(xiàn)場“看熱鬧”。
法桐過低的“臂膀”被截掉,遮陰效果大打折扣。
按說行道樹修剪有規(guī)定,怎么偏偏它們這么“不修邊幅”,分叉點這么低,以至于要遭受“截肢”之痛?
尚濤解釋,這些法桐在上世紀(jì)五六十年代植根緯五路時,距當(dāng)時的路中心還遠(yuǎn),分叉點也足夠高??傻缆范啻瓮貙挘坊粩嗉痈?,它們的樹杈越來越礙事了。這批要“動手術(shù)”的法桐一共17棵,分叉點離地面1.9米~2.2米。
“這些樹分布在緯五路(與花園路交叉口以東路段),預(yù)計今晚能全部修整完畢?!鄙袧f,晚上11點左右開始施工,建議途經(jīng)車輛減速慢行。
“綠蔭少了挺可惜,但安全第一,不修剪不行了?!庇惺忻裾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