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電臺新聞廣播“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特別策劃,中原之變——來自河南基層的報告:
河南人民廣播電臺副臺長翟國選在舞鋼尚店鎮(zhèn)采訪
記者日前來到舞鋼市尚店鎮(zhèn)瑞祥中心社區(qū),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座已經建好以及正在建設的蔬菜大棚和一望無際的荷塘,別墅式建筑整齊劃一,商場、診所一應俱全,綠色農業(yè)和新型農村社區(qū)建設正在讓這里的村民產能股份感受到生活的無限美好。
瑞祥中心社區(qū),是政府為南水北調工程移民而建的,居住在這個社區(qū)的是南陽淅川姚營村的村民。這個社區(qū),全是標準統(tǒng)一的兩層別墅式建筑,還建有超市、診所等,功能相當齊全。政府還給他們每人分了一畝多地。從前年開始,這個社區(qū)農民的1600多畝地,流轉給了河南瑞祥農牧股份有限公司。租賃費是一畝按當年700斤小麥的價格計算。瑞祥公司副總經理邵好禮:
(出錄音)“眼前所看的蓮藕是我們瑞祥農牧種的那個湖北鄂蓮5號,經過省里有關部門認證屬于無公害食品。企業(yè)拿出來210畝地,無償讓農民種,發(fā)展綠色蔬菜?!?/span>
瑞祥中心社區(qū)在公司上班的左林東對我們說:
(出錄音)“我們兩口在這兒,一個月也就是6000多,生活是沒問題了?!?/span>
邵副總經理指著身邊的荷塘和一座座塑料大棚對我們講:
(出錄音)“廠里正準備規(guī)劃,72個溫室大棚,將來要是成功了,逐步就是租給移民村的老百姓教他們種,再一個后勤上,原來是去年是三四十個人,今年可能五六十個吧。”
邵副總經理告訴我們,隨著瑞祥公司發(fā)展項目的實施,社區(qū)將會有更多的勞動力在這里就業(yè),他們的收入也將會進一步的增加。他們在社區(qū)的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記者感言:
目前,一些地方正在建設和已經建成的新型農村社區(qū),多與土地流轉相關聯。農民搬進社區(qū)以后,居住條件確實發(fā)生了可喜的巨大變化,但與此同時,農民失去了房前屋后的果樹菜園、雞窩豬圈,維持日常的生活成本也顯著地提高了。有的農民已經為今后的生活擔憂。所以,在農民自身進行努力的同時,當地政府和從土地流轉中獲益的企業(yè),應該像瑞祥農牧那樣,將擴大農民就業(yè)崗位同企業(yè)的發(fā)展一并考慮,千方百計提高土地流轉后搬入社區(qū)農民的收入,使搬進來的農民住得起,生活得好。(河南電臺記者翟國選、張慧虞)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