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6月29日14:30 來源:澎湃新聞
福州晚報6月29日消息,福州天氣似乎在循環(huán)播放勁爆“熱”曲。6月28日在朋友圈和微博上,一條福州大學的轉學情況公示引起熱議。一名在福州大學就讀的外省大學生,因為不適應福州的氣候環(huán)境,向校方提交轉學申請。網友們紛紛感慨:是不是被最近的高溫嚇跑了?
記者通過網絡搜索發(fā)現,這則轉學公告于6月27日發(fā)布在福州大學教務處的網頁上。公示對象一欄寫著:劉某某,性別為男性,云南生源,于2014年9月被福州大學數學類專業(yè)錄取。該生因不適應福建當地氣候環(huán)境,經常失眠、焦慮、注意力難以集中,現申請轉學至云南大學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yè)2015年級就讀。目前,該校教務處對這名同學的轉學申請材料進行初步審核,符合申請條件,現將該生轉學信息予以公示。記者通過校方聯系了這名同學,但他未接受采訪。
不少網友質疑,“不適應福建當地氣候環(huán)境”能否成為轉學理由。據了解,福建省教育廳對高校學生10種不能轉學的情況作出了明確的規(guī)定。學生如患病或者確有特殊困難,無法繼續(xù)在本校學習的,可申請轉學,其中患病的學生應提供轉出學校、擬轉入學校指定二級甲等以上醫(yī)院的檢查證明。
學生有下列10種情形之一,不得轉學:入學未滿一學期的;高考分數低于擬轉入學校相關專業(yè)相應年份錄取分數的;由低學歷層次轉為高學歷層次的;通過定向就業(yè)、藝術類、體育類、高水平藝術團、高水平運動隊等特殊招生形式錄取的;未通過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或未使用高考成績錄取入學的(含保送生、單獨考試招生、政法干警、第二學士學位、專升本、五年一貫制、三二分段制等);擬轉入學校與轉出學校在同一城市的;研究生二區(qū)招生單位錄取的轉入一區(qū)招生單位的;跨學科門類的;應予退學的;其他無正當理由的。
原本是為人性化就讀而設置的轉學政策,卻淪為一些人權力尋租的工具;學生想逃課,只要支付幾十元就有人“替課”,同學司空見慣,老師置若罔聞;學校提供不了宿舍,卻招了數千學生令其校外租房。
猶記得今年1月,湖南大學被曝一次性接受17名外校研究生轉學入校就讀,引起社會廣泛關注。5月,教育部辦公廳已專門下發(fā)文件對高校轉學工作進行規(guī)范,明確規(guī)定了10種情況不得轉學。
針對高校轉學工作,教育部辦公廳近日專門下文規(guī)范,要求高校學生不得在同一城市轉學,校長需簽署接收函,高校要公示擬轉學學生的錄取分數。這就意味著,高校學生將不得在同一城市轉學,也不得以轉學為幌子,變相突破高校招生錄取分數線,進行擇校、擇專業(yè)。
校長需簽署接收函,高校要公示擬轉學學生的錄取分數。
省教育廳轉發(fā)進一步規(guī)范普通高校轉學的通知,大學生如患病或確有特殊困難,可申請轉學,不過入學未滿一學期或跨學科門類、由低學歷層次轉為高學歷層次等10種情況不能轉學。
該知情人士向記者稱,學生潘某被同意轉學,是因湖南省教育廳某副廳長“打過招呼”。
4月30日,記者從省教育廳獲悉,我省《義務教育學生學籍管理實施細則(試行)》將自5月1日起施行,中小學生實行“一人一籍、籍隨人走”,終身不變。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不得責令學生轉學;學生休學期間以及受處分期間不予轉學;學校不得責令學生停學、退學,不得開除學生;不得責令學生留級。
原標題:港大生想上北大可否嘗試轉學 近日,遼寧本溪高中吧里的一條帖子迅速引發(fā)了高中學子的關注,被香港大學文學院錄取的本溪市高級中學學生劉丁寧又回到了本溪市高級中學讀書。重要的是我們的大學是以一套死板的官僚機制,還是以人為本來對待我們的青年學子。
原標題:港大生想上北大可否嘗試轉學 近日,遼寧本溪高中吧里的一條帖子迅速引發(fā)了高中學子的關注,被香港大學文學院錄取的本溪市高級中學學生劉丁寧又回到了本溪市高級中學讀書。重要的是我們的大學是以一套死板的官僚機制,還是以人為本來對待我們的青年學子。
目前已在國內讀高中的學生想轉到澳大利亞中學插讀,有哪些規(guī)定?
近些年,在農村人口向城市流動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小學學生、中學生在上學問題上反復“流動”甚至輟學的現象。沒有人能夠精確統(tǒng)計出流動人員子女的輟學率,但那些留守家鄉(xiāng)的孩子們卻面臨著更大的輟學風險。
從這月開始,我省開始規(guī)范普通高中學生跨省轉學的辦理程序,高中學生凡辦理跨省轉學的,得由學籍主管部門批準辦理。昨天,記者從鄭州市教育局獲悉,按照省教育廳下發(fā)的有關通知,從這月開始,我省將開始規(guī)范普通高中學生跨省轉學的辦理程序。
省教育廳在每月的16-18日(節(jié)假日順延)集中受理普通高等學歷教育的研究生和本科、專科(高職)在校學生轉學備案工作。
古人云:教子一藝,不如賜子一名。原告趙然出生于1944年,1955年轉學到開封并將戶口遷到開封生活直至退休。他表示,自己自幼在家鄉(xiāng)上學時就叫趙然這個名字,前些年回老家發(fā)現本家族一位叔叔的兒子和他同名。
轉個校,學籍沒轉,現在會考開始報名,回到原校卻被告知要交8000元的“學籍管理費”, 否則就不能報名。前幾日,馬大姐從兒子原學校班主任處獲悉,小金要是想回原校報名參加會考,得先交8000元的“學籍管理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