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5月12日消息(記者田芳毓 陳蕾)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資金融通是“一帶一路”的重要支撐,已經成為廣泛共識,國新辦昨天召發(fā)布會透露,截止2016年底,一共有9家中資銀行在26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設立了62家一級機構。那么,我國銀行業(yè)是怎么打造“一帶一路”資金融通主干線的?
中資銀行如何服務“一帶一路”?創(chuàng)新、合作、平衡
中資銀行如何服務“一帶一路”?簡單來說,可以用三個詞來概括:創(chuàng)新、合作和平衡。如何創(chuàng)新?根據介紹,好幾家銀行都有不少的金融創(chuàng)新產品,中國銀行副行長許羅德介紹,他們有不少創(chuàng)新?!笆讋?chuàng)‘一帶一路’的主題債券,以‘一帶一路’為主題的債券發(fā)行3次,一共發(fā)行了76億美元,首創(chuàng)‘一帶一路’人民幣匯率指數?!?/p>
說到合作和平衡,從昨天發(fā)布會的安排上,就能看出一二。昨天發(fā)布會的主角是銀行業(yè)協會加上國家開發(fā)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工商銀行和中國銀行,這四家銀行有一家政策性銀行,一家開發(fā)性銀行,兩家商業(yè)銀行,說明政策性金融和商業(yè)性金融并重。
中國銀行業(yè)協會專職副會長潘光偉還坦言,合作必不可少。潘光偉說:“‘一帶一路’沿線的項目、資金需求量大,期限長,所以需要構建一個由政策性銀行、商業(yè)銀行和國際性開發(fā)機構組成的多元的、開放式的金融服務體系,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共同投資、共擔風險、共享收益。政策性銀行和商業(yè)性銀行等各類金融機構功能定位不一樣,在支持‘一帶一路’的過程中,要發(fā)揮其各自的優(yōu)勢、特點、功能,逐步建立功能互補、優(yōu)勢特色明顯的開放性金融支持保障體系?!?/p>
三年多來,中國銀行業(yè)通過銀團貸款、產業(yè)基金、對外承包工程貸款、互惠貸款等多樣化的金融工具,合理引導信貸投放,一大批標志性工程相繼開工,一系列重大項目落地開花,涵蓋公路、鐵路、港口、電力、通信等多個領域。
中國銀行業(yè)協會:“一帶一路”建設項目投資不受外匯限制
在外匯管理部門抑制跨境資金無序流出的背景下,有聲音質疑,如何在加強對資本外流的監(jiān)管和支持“一帶一路”建設之間形成平衡?“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融資項目是否會受到外匯管制?
潘光偉對此明確作出了否認。他說:“我們最近出臺的相關監(jiān)管政策,目的是限制一些投機性的境外投資,比如說炒房地產或者風險度較大的并購或海外投資,但是我們對“一帶一路”建設項目的投資并沒有限制,打開的窗戶不會關上?!?/p>
中國進出口銀行、工商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兩家銀行支持的“一帶一路”項目在外匯使用方面沒有受到任何限制,也沒有因為資本管制影響銀行對外放款。并且,由于“一帶一路”沿線項目資金需求量大、期限長,今后還需要調動各種資源,開展新型的國際投融資模式,吸引國際資本支持“一帶一路”建設。
貸款增加當地債務負擔?銀行:用動態(tài)的眼光看待問題
不過,潘光偉也特別提醒,銀行業(yè)在支持“一帶一路”建設的過程當中,既有發(fā)展機遇,也面臨一定的風險和挑戰(zhàn)。
潘光偉指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政治、經濟情況不太一致,有的企業(yè)履約還款的能力存在著不確定性,所以有信用風險?!?/p>
對此,中國進出口銀行副行長孫平表示,為避免可能增加當地的債務負擔,必須將債務的可持續(xù)建立在經濟的可持續(xù)上?!爱斮J款接近上限的時候,就把握放款的節(jié)奏,認真評估每一個項目。”
國開行副行長丁向群則建議,要用動態(tài)的眼光看待債務問題,前期肯定會產生一些債務,但是,只要當地經濟發(fā)展了,債務就能還得上。
丁向群說:“由于儲蓄、外匯存在的‘雙缺口’問題,發(fā)展中國家在經濟發(fā)展起步階段都面臨著資金缺口的問題,我們的貸款能夠彌補它的資金缺口,并且隨著貸款項目的建設完成,可以給當地帶來很好的效益,對當地改善民生、提升經濟發(fā)展水平是非常有有益的?!?/p>
央廣短評:用金融“活”水,澆灌“一帶一路”
我們欣喜地看到,金融機構,尤其是銀行業(yè)在走出去的過程中,已經積累了不少經驗。但是,“一帶一路”內涵升級,也會對金融服務提出更高的要求,金融之水必須要更“活”。
第一個層面的“活”,就是“靈活”。當越來越多的項目進入實質運營階段,金融政策要對接沿線國家的法律、制度;當越來越多的資金投向項目建設,風險防控要有提前的預案;當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走出去,更應該分好工、形成差異化優(yōu)勢,這些,都需要根據情況的變化,做出靈活的判斷。第二個層面的“活”是“活力”,就是要提高資金的利用效率和產出效益,“一帶一路”資金需求很大,就決定了每分錢都要用在刀刃上,而且要發(fā)揮出“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引金融“活”水,澆灌“一帶一路”,是“一帶一路”的發(fā)展之路,也是金融行業(yè)的成長之路。如何讓金融之水更“活”,更好地澆灌“一帶一路”,將是“資本走出去”要持續(xù)探索的話題。
古代絲綢之路的成就彪炳史冊,在繁榮經濟、深化友誼、文明互鑒等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在中國大力推動、各伙伴國及友善國際組織積極參與下,“一帶一路”建設將在促進沿線國家繁榮、維護地區(qū)穩(wěn)定、捍衛(wèi)世界和平及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等方面發(fā)揮更大作用。
帶動沿線國家的經貿往來發(fā)展迅速,貿易通道和貿易方式不斷豐富和完善,也為中歐班列帶來了新的發(fā)展機遇,讓“一帶一路”道理越走越寬。
一帶一路”無疑成為打通各國共同求發(fā)展的“助推劑”。讓我們伴隨著“一帶一路”的宏偉藍圖,一起奏響合作、開放、共贏的新篇章。
盡管一帶一路在延伸的過程中也會遭遇種種風險,甚至障礙阻攔,但是憑借著中華不屈不撓的銳意進取精神,還有世界共贏的需要,這條路終究會成為世界渴盼的強國之路。
在“一帶一路”建設的大背景下,一系列“中國智造”正逐步進入沿線國家民眾的日常生活,為解決民生難題貢獻中國方案。
世界是每一個人的集合,每個人的感受拼成了“一帶一路”真實的樣子。今天,“一帶一路”兩條弧線不斷延展,飛入各國百姓家,改變了許多人的生活,也改變著世界。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于本周末在北京開幕,無論是國內還是國際社會,對此次峰會都非常關注?!薄 ∵@意味著,網購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進口商品,不僅價格更便宜,品種更豐富,質量更有保證,到貨速度也會變快。
“一帶一路”是中國全面參與現代化進程以來提出的首個全球發(fā)展倡議。中國“兩個一百年”的發(fā)展目標于此息息相關,這個偉大倡議的意義毋庸置疑,但是完善起來還需要時間。
2013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大倡議,喚醒了當今世界對千年古絲綢之路輝煌的記憶,得到國際社會廣泛關注和積極響應。
以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為核心的“一帶一路”倡議,能夠為全球提供極為重要的公共產品,有助于深入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2014年河南保稅物流中心資產規(guī)模4.11億,如今達到60億;2014年跨境電商業(yè)務量2.7萬包,如今累計數量已達到1.57億包,園區(qū)內就業(yè)人數由2014年3000人增加到4萬人。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于5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舉行。外交部部長王毅曾表示,在論壇舉行期間,有望達成四方面重大成果、多項合作文件、近20項行動計劃、一批重大政策舉措。
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深入發(fā)展,這合作倡議,受惠的不僅是亞歐,還將是世界;書寫的不僅是未來,還將是共榮的“世界夢”。
一帶一路”和“亞投行”創(chuàng)立了由發(fā)展中國家參與主導的全球經濟治理的新模式,貢獻了當今世界權利公平的新主體和新力量。
“一帶一路”倡議包含了開放、包容、普惠和共享等重要理念,既是全球各國發(fā)展的迫切期待,又是中國經驗和智慧的全球共享,這將為實現全球范圍內的均衡發(fā)展提供新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