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春種一棵樹,秋收萬片綠。汝州有著植樹護綠優(yōu)良傳統,為了滿目綠色,為了心中夢想,不少人默默堅守,辛勤勞作,使得荒山野嶺轉化為青山綠水。播下綠色小種子,收獲成蔭大樹林。值2017年植樹節(jié)來臨之際,映象網汝州頻道從2月14日起,連續(xù)利用8天時間推出系列專題報道《綠色功臣那些事》,帶您深入了解汝州8位平凡植樹人的非凡之舉,在社會倡樹齊種樹,護家園,播綠色,保國土,獻力量的良好風尚。
劉忠良:一日兩餐 36年育苗植綠
映象網汝州訊(記者 楊增強 通訊員 陳震宇 張鐵信)汝州市大峪鎮(zhèn)是革命老區(qū),就在這樣一個相對貧困的地區(qū),有一位老人常年為綠化家鄉(xiāng)而忙活在大峪的各個山頭,現在的大峪山上,幾乎每一處都留下了他走過的痕跡。
劉忠良:一日兩餐 36年育苗植綠
大峪鎮(zhèn)大泉村現年54歲的劉忠良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農民,“1980年開始育苗,2002年從國家提出退耕還林以后就一直在搞綠化,這一輩子都在和樹打交道?!鞭r林人的淳樸與堅持,都深深地刻在了劉忠良的身上。
劉忠良向記者介紹,從1980年育苗開始,家里人就開始反對,尤其是表達出強硬態(tài)度的老父親,直到現在對自己還是頗有不滿。“當初家里窮,都是自己育苗自己種樹,交通工具也只有一臺摩托車,經常早上6點之前起床,8點就要把樹苗送到山上,一直種到晚上太陽落山才回家。早上根本顧不上吃,就怕耽誤了種樹。常年只有中午和晚上兩頓飯?!?/font>
劉忠良:一日兩餐 36年育苗植綠
家人的不理解和身上的病痛并沒有動搖劉忠良種樹的決心。他說因為自己就是大峪人,心里想的是把荒山給綠化了,雖然自己看了一輩子荒山,但是不能把荒山留給后代。“自己栽的樹就像是自己的孩子,時間長了就有了感情,現在一天不去看看它們總覺得心里少了點什么。”
劉忠良:一日兩餐 36年育苗植綠
經過幾十年種樹的經歷,劉忠良告訴記者,現在就感覺是越干越窮:一萬多畝的樹苗,種上去了得有人看管,現在這一片有十幾名護林員都是他自己雇來的。“護林員現在的工資待遇也提升了,我只有通過育苗賣一些錢給他們發(fā)工資,現在政策好了,明年市里會給幾個護林員的指標,也為我減輕了不小的壓力?!眲⒅伊颊f,現有的護林員一般都是年紀較大的退休村干部,有時候山上有放羊放牛的不聽護林員勸阻,甚至還會發(fā)生口角,尤其可惡的是有些人會回來報復,在山上放火,看著自己辛辛苦苦種上的樹苗就這樣被人毀了,劉忠良心里別提有多難受。
劉忠良:一日兩餐 36年育苗植綠
“2007年國家鼓勵造林的時候,大峪鄉(xiāng)荒山承包預案當天,就簽訂了上萬畝的協議,當年的指標我一個人就完成了!”劉忠良提起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場面就是當初自己和鄉(xiāng)政府簽訂的萬畝荒山承包協議:“這么多年來,我承包的土地種完樹全部無償返還給了當地,只要他們負責后期維護就行?!?/font>
劉忠良向記者透露,現在靠自己的力量根本照顧不過來這萬余畝的山地,目前自己配備了一輛車,專門用于深林防火,加上汝州市林業(yè)局給自己配備的滅火工具,不管是不是自己包的山出現火情,都會第一時間進行救助。同時他還表示,希望通過媒體向社會呼吁加大對林業(yè)的管護力度,自己也將為荒山綠化繼續(xù)貢獻一份力量。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