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4月22日,在參加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每月談“2014年一季度經濟形勢分析”時,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主任祝寶良作出上述表示。房價下跌幅度較大的二三線城市,可以適當放開限購政策,一線城市放開限購的可能性不大。
“目前部分地區(qū)的房價"超跌",贊成個別地區(qū)放開限購政策?!?/font>
4月22日,在參加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每月談“2014年一季度經濟形勢分析”時,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主任祝寶良作出上述表示。
他說,房價下跌幅度較大的二三線城市,可以適當放開限購政策,一線城市放開限購的可能性不大。
在祝寶良看來,房地產投資和價格變動是判斷第二季度及未來中國經濟走勢的重要參照點。
他認為,一季度經濟下行壓力大,投資回落明顯。其中房地產(000736,股吧)投資的下行速度比較快。未來的經濟運行,投資驅動力還是要看房地產投資下降是否過快。
他說,3月份以后,積極財政政策開始發(fā)揮作用,這個過程可能持續(xù)到五六月,財政資金的到位率對投資有一定支撐作用。
但他的總體判斷是,中國房地產價格不會暴跌。原因在于,中國以往房價上漲40%都是剛性需求推動的。剛性需求包括了城鎮(zhèn)化率、年齡更迭以及23歲以上人口的增長速度。
情況也在發(fā)生變化,我國1981~1991年的嬰兒潮產生的住房需求在2014年基本已經結束,供需關系在2014年出現變化。
房地產需求略有回落,但供給這幾年是增加的,短期房價可能會下降。但從供需關系上看,不會出現急跌,當然同時也依賴于貨幣政策上的一些操作。
房地產一旦出現急跌,將影響到整條產業(yè)鏈,地方政府還是要慎重。同時,這一次是消費者主動降低需求,而2011年政府出臺限購政策是抑制需求。主動降低需求更加不可控制,所以個別地區(qū)可以放開限購政策,防止房價下跌過快產生連鎖反應。
房價問題在分析會上被多人提及。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副秘書長張立群認為,當前的房地產市場還有一個特點,即到了房地產企業(yè)轉型期——開發(fā)商從一二線城市開始向三四線城市轉移,結合新型城鎮(zhèn)化建設,開始在三四線城市“建城”。
同時,三四線城市供給充分引發(fā)的房價下跌,會傳導到一二線城市,改變人們對房價的預期。但大城市面臨房地產發(fā)展空間缺乏的難題,比如北京(樓盤)五環(huán)以內基本沒有多少地可以建房,五環(huán)以外的地塊要通水、通電、通路、通郵、通商,包括寫字樓的配套,需要規(guī)劃調整和長期投資。一二線城市房地產還是供不應求。
驗房